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将于11日早召开煤炭交易会筹备工作会议
一般无二网
2025-04-05 07:40:57
《基本法》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
廖偉翔也在會中提出3項訴求,包括優先發包「捷運藍線的細部設計規畫案」,經費不足部分,行政院用二備金辦理114年預算交通部須編列藍線細部設計經費大工程未發包、小工程先進行。台中市第4選區立委當選人廖偉翔,則提出包括優先發包捷運藍線的細部設計規畫案、民國114年預算交通部須編列藍線細部設計經費等訴求。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捷運藍線路線自台中港沿台灣大道至東區新建國市場附近,是台中市最為繁忙的交通經濟動脈,為加速推動捷運建設,在綜合規劃審查期間同步辦理基本設計作業。交通部表示,台中捷運藍線及台鐵海線雙軌化完成後,有助台中地區軌道建設完善,促進城鄉及海線地區均衡發展。葉昭甫指出,目前捷運藍線基本設計已進入期末階段,將配合行政院及交通部所提建議盡速調整後,提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審議,以接續進行捷運細部設計及施工等作業。國民黨台中市第6選區立委當選人羅廷瑋則說,呼籲中央政府給台中多一點資源,因為每一天都在追時間,只要拖一天,相關工程成本、原物料成本,或者土地的徵收,都有可能會影響整體經費,希望這項台中重大建設能看見的曙光,儘快施行。其中藍線總經費新台幣1615.14億元,中央負擔675.59億元,預計核定後10年完工通車。
新聞來源 台中捷運藍線獲核定 國民黨籲儘快動工(中央社) 台中捷運藍線獲核定 估10年完工通車(中央社) 行政院核定中捷藍線 盧秀燕:將展開各項接續作業(中央社) 延伸閱讀 解析中捷藍線兩大爭議:賴清德一句「有力人士」,真正該著急的應該是綠營 誰卡中捷藍線多年?綠營:盧秀燕更改路線及站點才是原因,中市府:改路線後徵收最少 台中捷運通車週年反思(上):只有開通綠線根本就是觀光列車,誰會想搭? 台中捷運通車週年反思(下):藍線討論了30年恍然發現,一切都是空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他要求行政院不應該對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待遇,呼籲捷運藍線能儘快動工。(中央社)台灣總統大選過後,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對於台灣民意清楚表明希望台海「維持現狀」,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加茂具樹指出,中國認為,如果川普在今年11月的大選中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地區的不確定性將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邀請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前會長邱義仁、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加茂具樹、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國際關係學院(SAIS)副院長肯特考爾德(Kent Calder)、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在紙上座談,討論台灣海峽是否能「維持現狀」。目前台灣邦交國仍有12個,中國將尋找各種可能性並採取適當手段,讓更多國家與台灣斷交。此外,美國總統拜登在台灣選舉結果出爐後立刻表態「不支持台獨」,中國認為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賴清德,並關注他在520的就職演說。川普之前擔任總統時,對於太平洋地區的結盟,包括日本同盟的興趣都不大。
中國在蔡英文就任以後就對台灣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施壓,這些情況在賴清德就任後將會持續。中國認為,川普如果回鍋,地區的不確定性將增加。
他表示,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太平洋島國諾魯在大選後宣布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復交,可說是中國外交方面的成果。他認為,日本需要考慮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亞洲背景下與台灣的關係。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期也是國民黨過半數,當時就因為重要法案和預算遭到反對,使得政策無法推動。
習近平雖然正在等待改變現狀的機會,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加茂具樹表示,民進黨在國會沒有取得過半,可以說是符合中國方面預期。新聞來源 台灣能否維持現狀 日本學者分析關鍵在美國大選(中央社) 延伸閱讀 日本學者分析台灣總統大選,小笠原欣幸:民眾黨8席立委成為關鍵少數,對中國而言將更容易操控 日本學者台灣大選觀察:朝小野大的弱勢政府,恐導致對外政策停滯 《日經亞洲》:川普初選奏捷可能與賴清德同為總統,成北京夢魘 「歐亞集團」年度報告: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大選都將是全球2024頭號政治風險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能否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取決於中國是否能夠保持足夠的軍事威懾力,阻止台灣獨立。肯特考爾德表示,由於中國需要外國投資,儘管可能會繼續在台灣海峽周邊進行軍事演習,但不可能有更過激的行動。
除非台灣主動挑釁,不然這將是一場持久戰。在此脈絡下,台灣在軍事方面對日本不應該有過高期望。
他表示,在民進黨沒有取得國會過半的情況下,中國將會加強與國民黨和民眾黨之間的關係,擴大與這些政黨擔任立委地區的政經往來。不過,中國並不認為,美國勢力減弱,代表他們期盼的秩序將會到來。而即將就任副總統的蕭美琴過去擔任駐美代表,憑藉她與華府的關係,預料能讓台美緊密合作。習近平政府可能會因此判斷,台灣內政因行政與立法分歧而不穩,民進黨很難與美國建立預期中的合作關係3名官員透露,這次無人機攻擊的地點在軍人宿舍附近,所以死傷人數較多。更廣泛的衝突固然可能符合伊朗的目的,但美國官員長久以來認為德黑蘭瞭解若和美國直接開戰,將具嚴重破壞力。
《路透社》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瑪斯於去年10月發生戰爭,28日的事件則是以哈戰爭爆發以來首次針對美軍的致命攻擊。對於大多數的攻擊,拜登基本上選擇忽略,這些攻擊大多被成功攔截或幾乎未造成任何損害。
加薩戰爭以來美軍首傳遇襲喪生,拜登反擊拿捏受關注 (中央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自去(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Hamas)攻擊以色列引爆當前中東危機以來,設法避免擴大區域戰爭。卡圖勒斯「很確定他們在尋求某種恰如其分的回應」,這表示回應不會太強硬,以致於引爆一場全面性戰爭,或過於軟弱,遂使這場衝突歹戲拖棚,而「會是剛剛好的程度」。
華府智庫「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學者卡圖勒斯(Brian Katulis)說:「拜登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他是否只想對區域發生的事件做出反應,或者他想釋出更強大的訊息,以恢復該地區幾個月來不存在威懾感。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9日矢言,美國會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美軍。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說,美軍部署在當地是為了「長久擊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奧斯汀於五角大廈表示:「首先,對於3位勇敢的美軍官兵在約旦陣亡,還有其他受傷的軍人,我對此表達憤怒及悲痛。」 奧斯汀在五角大廈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展開會晤時還說:「不會容忍對於美軍的攻擊,我們會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衛美國和我們的軍隊。約旦基地的無人機攻擊與美軍3個多月來遭到的攻擊在本質上並無不同,只是這次的攻擊更為成功。
一名美國官員說,至少有34名美軍在這場無人機攻擊中負傷。」 美國設於約旦一處名為Tower 22的軍事基地有近350名官兵,但為何無法阻止無人機襲擊,美方正試圖查明確切原因。
但約旦一處基地遭攻擊,造成3名美軍喪命,拜登現在必須決定願意報復反擊的程度。他們說拜登若不這樣做,就是「懦夫」。
《美聯社》提到,Tower 22駐有美國工程、航空、後勤和安全部隊,約旦並未公開披露有關這座基地的資訊。另外,白宮29日也表示,美國不想跟伊朗發生戰爭,但必須對發生於約旦的無人機攻擊做出回應。
坦夫基地也駐有少數美軍,一向在對抗伊斯蘭國的戰鬥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也是美國遏止伊朗軍隊在敘利亞東部集結的戰略一環。」卡圖勒斯曾在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擔任國安官員。美軍駐約旦基地遇襲3死,戰略位置重要卻鮮為人知 美國設在約旦一處名為Tower 22的軍事基地遭一架無人機攻擊,造成3名美軍喪命、數十人受傷。拜登的顧問28日透過視訊與他開會,也達成了共識。
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是否會像共和黨批評者敦促他那樣,對伊朗境內的目標發動攻擊。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將此事歸咎於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矢言美方將有所回應。
Tower 22與坦夫基地之間僅有約旦與敘利亞的邊界相隔,距離近到可讓Tower 22協助支援坦夫基地的美軍,同時可打擊伊朗在這片區域支持的民兵組織,部隊也可留意伊斯蘭國在當地的殘餘勢力。用途 大眾對這座基地所知甚少,但其中包含後勤支援,駐有350名美軍和空軍部隊,距離敘利亞境內的坦夫基地(Al-Tanf base)很近。
這幾個月來,美國官員表示,他們不認為伊朗想和美國直接開戰,28日也未公開改變這種看法。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去年10月開戰以來,駐紮中東的美軍接連遇襲,但Tower 22遭攻擊是首度有美方人員死亡。